10月21日零点,天猫双十一预售正式开启,京东、苏宁等电商平台纷纷开启了一场关于双十一的抢购大战。红包、满减、定金抵扣等专属双十一的优惠措施一一上线,更有商家在预售日前几天就开始了短信提醒攻势。
但是,面对这样“热情”的双十一,部分网友却表示了不满:预售时间开始晚、低价措施花样多……更有网友表示:“购物就像数学考试”“如今花钱都变成了一件耗费精力的事”。与此同时,各种“购物宝典”“必买宝贝”等指导用户购买的信息也应运而生。然而,面对让人眼花缭乱的商品,消费者往往会陷入种种陷阱,所以一定要仔细辨别,小心“套路”。
行行查,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.hanghangcha.com
我国网民数量和网购用户数的增速较稳定,但网购使用率在明显提高。过去五年,我国网民数量和网购用户数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6.0%和15.1%,网购使用率从2013年的48.9%提高到了2018年的73.6%。如果按照当前的增速,在2022年网购用户数就将与网民数量持平,网购使用率将无继续增长空间。
目前淘宝80%的用户都是35岁以下,其中24岁以下的90后用户比例高达三分之一,根据淘宝基于阿里大数据发布的《2017年网络时尚消费趋势报告》,中国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全局性的消费升级革命,新生代中产消费者正在崛起,消费者经历满足日常需求的朴素消费时期,泛化消费的时尚启蒙时期,日前正在朝着第三阶段的时尚升级时期迈进。
根据流量获取方式不同,电商分为“传统中心化电商”和“社交电商”。传统中心化电商主要通过打折、“造节”、秒杀、新人红包等营销活动,结合大范围广告宣传等方式吸引用户注册,实现获客,如天猫“双11购物节”,京东“618年中购物节”。典型代表是:淘宝、天猫、京东。社交电商基于社交平台,通过人与人直接沟通获客,用拼团、砍价、UGC/PGC内容导购、KOL社交等方式鼓励用户间转发商品链接,从而病毒式获取流量,有很强互动性、趣味性和一定的成瘾性,获客成本低、用户粘性强。按照引流方式不同,社交电商分为四大类:拼购型、内容/导购型、KOL社交型、商城服务型。
行行查,行业研究数据库
请至网站www.hanghangcha.com
手机访问“行行查”小程序更方便
推荐阅读:旗龙